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 高雄駁二登場

第6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首度移師南台灣舉行,今年主題「遇 En-counter」,台灣6校與大陸9校在此絞盡腦汁,比創意也比技術,最終成績將於16日出爐。第6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承辦單位中華青年交流協會與高雄大學,高大校長王學亮也應邀與會,他預祝參賽同學都能獲得好成績,同時藉由競賽各校多交流。

中華青年交流協會指出,第6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首度在高雄舉辦,2016年曾在台北舉行,這是第2次移師台灣承辦競賽,這屆共有淡江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逢甲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高雄大學、高雄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瀋陽建築大學、南昌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東南大學、福州大學及清華大學等15所兩岸的大學建築相關科系參加。

今年主題為「遇 En-counter」,要求選手們做為生活的觀察者、體驗者與執行者,用「遇見」賦予空間新的生命意義,設計出具備生態、節能、健康、舒適的永續綠色空間。
按照比賽規則,選手們必須在規定的材料費用內,使用指定之材料,50%必須為木頭或竹材,根據事先設計好的圖紙,運用團隊成員的智慧、腦力、巧手,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在16個小時內構建完成長2.5m*寬2.5m*高3m的實體建物。
參賽的福州大學,這次由該校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副院長林志森領隊,他表示,依照主題福大同學以竹子做為建材,搭乘一座現代風格的亭子,用亭子的概念,強調相遇的可能性,並以亭子的開放空間,具有休憩與互動的功能,所以作品名稱取為「之間」,與遇見的主題相互呼應。
林志森是第一次來台灣就到高雄,他對高雄印象很親切,尤其他是泉州人,母語也是閩南語,和台語相通,感覺高雄與閩南風土民情相類似,沒有隔閡感。
負責承辦大賽的高雄大學,這次參賽作品取名為「隨遇」,最大特色就用鋼索懸吊3座鞦韆,以此意象做為公共藝術裝置,歡迎大家來此盪鞦韆,人與人自然相遇,也呼應主題「遇」。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