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職棒30年——賠錢買賣等待下一發全壘打

從1990年開打的台灣職業棒球聯賽,歷經30年累積大量球迷,成為職業水平走在亞洲前列的棒球賽事之一。

2019年,該聯賽迎來又一重要關口。職棒元年冠軍味全龍隊的回歸和13座季冠軍得主lamigo桃猿隊尋求轉手,讓關心台灣職棒的球迷心緒難平,不知是喜是憂。

囿於市場規模等因素限制,台灣職業體育一直處於止步不前狀態。目前,足球項目還未能組成職業聯盟,籃球雖延攬大批年輕球迷但賽事仍停留在準職業化水平。

在研究棒壘球運動產業的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副教授朱文增看來,球隊能否獨立運營、自負盈虧,是判斷賽事是否邁過職業化門檻的重要指標。台灣職棒過去逐步建立起的選秀、梯隊儲備、主客場等製度是其職業水平提升的表現。但30年來,球隊作為母企業附庸不能負荷連年開銷,負債經營成為常態,財務獨立淪為空談。

該校另一體育學者林伯修副教授持相近觀點。他指,台灣職棒成軍初期模仿日本職棒模式,將贊助企業冠名球隊。母企業成為球隊最重要的決策者,隨之外行當經理、球場頻繁變動等導致聯賽水平在老球迷看來不進反退。

虧損是台灣職棒歷代球隊的普遍之痛,以解散收尾的球隊數量多於現存的球隊。常年以四隊循環競技的聯賽,每兩支球隊單賽季需交手30場至40場比賽,聯賽也因此被認為精彩程度不夠、球員水平得不到提升。

台灣職棒大聯盟會長吳志揚介紹,經營職棒球隊是“虧損多、虧損少”的差別。不同企業入主球隊的動機不同,但共同點是大家都沒有賺到錢。

近年球迷入場數量最多的lamigo桃猿隊堅持在地化路線,為其它三支球隊爭相效仿,豈料連年冠軍也無法阻止“小老闆”lanew選擇“退場”。在宣布轉賣的記者會上,球隊經理人稱,長達16年的虧損讓企業無法負擔。

今年6月,老牌勁旅味全龍隊重返台灣職棒的申請獲准,台灣棒球界被第五支球隊加入的消息注入一針強心劑。

但不同的聲音認為,味全集團因食品安全問題在台灣風評不佳,回歸棒球是企業為挽回形象的公關之舉。味全的股價在6月底來到製高點,與年初相比連翻數倍。

朱文增說,客觀上看,台灣職棒球隊為母企業形象工程的老套路沒有改變。大企業通盤計算經濟得失,發現養一支職棒球隊是划算的。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兩家金融財團願意投入這門看似不掙錢的生意,而經營皮鞋的小球隊lanew只能轉手。期待幕後企業轉變經營態度尚需時間。

林伯修認為,棒球在台灣的影響力是超越體育範疇的。這項對身體素質要求不高的運動,讓每個熱愛體育的孩子都能參與其中,棒球成為一代代台灣人的兒時回憶。職棒賽事的出現讓這種記憶得以延續。

從早年間嘉義農林隊沖進日本甲子園決賽,到上世紀60年代紅葉少棒在美國打出名號,到本世紀初台灣之光王建民登陸美國職棒大聯盟,再到近年棒球好手屢屢在一些大型賽事上有亮眼表現。林伯修說,球員大賽表現對台灣職棒賽事的刺激是顯而易見的。即使30年來不斷有假球醜聞傳出,但仍有源源不斷的年輕球迷湧入賽場觀戰。

“說到底,球迷愛的是球員,對於誰是球隊的老闆不那麼介意。”就lamigo桃猿隊轉手對職業賽的影響,朱文增樂觀評估“不用過於擔心”。新的企業加入就會有新的經營模式出現,各支球隊當務之急不是擔心球市不好,而是要培育真正懂球的固定球迷。

日本職棒的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在小市場培育球迷、取得佳績的經驗,於台灣棒球專業人士來說值得台灣眾職棒球隊借鑒。

朱文增強調,台灣棒球隊對於主場所在城市的歸屬感普遍不強。球隊和城市的連結是許多職業體育發達地區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的市場規模既定,職棒發展不妨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