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蛻變突圍的武漢

至樓頂憑欄眺望,但覺天高江闊,長江東連吳越,西接巴蜀,確實氣象萬千。黃鶴樓獨立江岸,由原先的戰場制勝高地,卻為後世留下文人騷客不朽的感懷吟詠,也染上飛仙劍俠浪漫快意的色彩。

作為歷史名城,武漢能說的豈止一座黃鶴樓?僅從近代史來看,清末晚間的一聲槍響,掀開了民國史;武漢當年更是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城,繁華開放被譽為是「東方芝加哥」。

但就像「風水輪流轉」這句老話,大陸改革開放後,經濟焦點與重心轉向華南、華東沿海,擁有雄厚經濟與工業底子的武漢反倒成為「政策窪地」,被其他沿海城市逐漸拉開差距。

大約這10年,隨著沿海地區成本高漲,大陸政府鼓勵企業轉戰內陸,武漢趁此雖吸收不少台外商投資,但仍未等到其想要的「脫胎換骨」式的改變,反倒是重慶、河南鄭州,先後藉由筆記型電腦、手機產業鏈的進駐,城市在產業結構、貿易型態上出現大轉型。

但近年武漢以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要平台,帶動出一些新苗頭,一是光纖,二是創新創業,其三是半導體,尤其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以武漢為製造重鎮,規劃5年投下800多億美元,積極吸收來自台灣、韓國、新加坡、美國的人才,衝刺記憶體晶片。

特別是今年4月美國制裁中興通訊後,激化大陸扶持本土半導體產業鏈的企圖心。當月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5年後,再次到武漢視察,並到長江存儲下屬的武漢新芯考察,更在當地與印度總理莫迪會晤,讓武漢在全球媒體上風光露臉。

昔人已乘黃鶴去,面對現代日新月異的變化與其他城市間的競爭壓力,進入21世紀的武漢,正在奮力蛻變的道路上突圍前行。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