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5年758名高齡行人死於車禍,行人違規是主因

警政署統計,台灣近5年有758名高齡行人死於車輪下,時段集中在視線不佳的清晨及黃昏,肇事主要原因是行人違規,次因是司機未禮讓行人。警方稱,不少老人習慣早晨或傍晚外出運動、逛菜市場,容易被汽車、摩托車撞上,由於身體脆弱,車禍死亡率偏高。

警政署分析近5年行人車禍,每年都有200多人被撞死,超過半數是逾65歲老人。高風險時段為凌晨4點至上午8點、晚上6點至8點,主要歸責於行人不走人行道、未依信號燈行走、未註意左右來車,其次是司機未禮讓行人。

警政署稱,早年交通不繁忙,老人年輕時可能未養成良好習慣,加上年紀大了不良於行,常“抄捷徑”穿越道路,或闖紅燈,易發生車禍。

老人腳程不比年輕人,常來不及在綠燈時走完斑馬線,因行動遲緩且感官退化,難以察覺來車閃避。有些老人罹患失智症,在街頭迷路回不了家,無法判斷道路危險。

為保護行人安全,警方2018年取締行人違規21015件、車不讓人11618件、轉彎車不讓人4514件。高齡行人車禍狀況仍嚴重,有148人死亡,5304人受傷。

為了順應高齡化社會,除了執法,警政署認為有必要灌輸正確用路觀念,近年推動“護老項目”,在小區向老人倡導遵守交通規則,外出穿亮色衣物、配戴反光飾品,別在綠燈亮到一半才走斑馬線,並提醒司機禮讓行人。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