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高雄治水 李鸿源:成效显著要两年

高雄市长韩国瑜15日邀请治水专家李鸿源教授为高雄水利建设提供意见,韩国瑜表示,去年豪大雨造成灾民痛苦,今年于防汛期之前,感谢并期待「现代大禹」李鸿源教授,能为高雄治水提供专业建议,解决市民长期所受淹水之苦。李鸿源则指出,治水应有系统订出优先顺序,分级分类,找出关键性的因素。此外,市府可建立跨局处平台,并与中央协调合作以有效解决淹水问题。他认为,高雄水患的因应策略可分短中长期来看,要让淹水问题有显著成效「要两年时间跑不掉」。
短期方面,盘点高雄市下水道的不良设计处与淹水症结点;高雄市68处易淹水点及改善计画;检视规划兴建的25座滞洪池中,其中13座已完成,另有2座即将完成,是否有发挥功能?滞洪池操作的标准作业程序?尚未兴建的10座滞洪池,是否兴建?兴建的位置与方式为何;针对高雄市各区域做系统性分析,找出各区域的治水对策;加强支流与主流管理单位的横向协调,减少因管理问题所导致的内水积淹;高雄水质污染源的处理。
中期方面,针对不同排水系统(例如:典宝溪排水系统、后劲溪排水系统、爱河系统等)进行系统性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检讨不同排水系统的防洪标准,逐步提升区域排水至更高的防洪保护标准,辅以非工程手段的低冲击开发,即海绵城市概念,处理短延时低重现期(5-15年)的降雨。而短延时强降雨、长延时降雨则以绿色基础建设,以城市设计手段进行总合规划,例如下水道、滞洪池、低冲击开发设施、公共蓄水空间、湿地等来削减迳流峰值;检讨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及下水道的不良设计处;参考中港大排的设计,找几处做出景观亮点工程;就不同区域以砾间净化厂、人工溼地、地下化污水处理厂的手段来改善水质问题。
长期方面,整合流域治理计画与都市计画,从大尺度的面向来解决淹水、水质的问题;高雄地势东高西低,地势低洼,沿海河系连续高强度的豪大雨常造成溪水水位暴涨,加上适逢西南沿海大潮,内外水位高涨,重力排水效果不足,造成低洼地区淹水,应从都市计画的角度来解决问题(类似嘉义东石示范区的设计概念);文化及生态水环境营造,绿带蓝带连结。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