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林囝仔的秘密基地 课辅班改善家庭教育弱势

【记者卢山高雄报导】「吃完点心赶快回到座位上,不要跑来跑去的。」,设置于高雄杉林大爱园区慈济环保站的「大爱园区课辅班」,是大爱园区孩子们的秘密基地。慈济高雄分会教育团队志工朱妍纶表示,因莫拉克风灾而开办的课辅班,十年来不间断提供园区孩子及新住民家庭平等教育的机会,并非单纯课业辅导与多元才艺课程,而是秉持陪伴初衷。
慈济志工朱妍纶回忆,民国88年新年度开学前夕,师兄姊们前进和春技术学院,为八八水灾安置在该校的桃源乡桃源国小、樟山国小、兴中国小、建山国小及附设幼稚园的教室进行大扫除。从事教育工作逾25年的朱妍纶,刚退休一个礼拜后即遇八八水患,甫退休即马不停蹄召集大高雄地区教联会、大爱妈妈、慈青组等四十多人成慈济教育志工团队,全力担起灾区学生安心就学任务,在和春技术学院,带领五校近二百位国中小学童打拳、认识音符、揉纸黏土,为孩子课业辅导与人文团康的带动等身心辅导,陪伴小朋友度过灾后离乡安置的求学日子。
隔年2月农历年前夕,高雄杉林大爱园区第一批永久屋如期完工,暂居在后备部凤雄营区、陆军工兵学校、陆军官校、陆军砲指部仁美营区、美浓退辅会高雄农场等五个安置中心的受灾民众,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园,慈济教育团队在和春技术学院旧校区的阶段性任务,也随着莫拉克受灾家庭入住杉林大爱园区告一段落。
慈济基金会原先只是为莫拉克受灾安置孩子开设的课辅班,却看见许多急难弱势缴不出学费,依而启动「安心就学‧点燃希望 」─ 莫拉克风灾助学方案,期待受灾家庭减轻经济负担,鼓励受灾学子们无后顾之忧地安心就学。然而,面对园区内,许多家庭经济来源者,因外出工作导致孩子教育功能失衡,连动着社会问题,很多弱势的孩子放学后无处可去,出入不良场所被有心人士吸收,高雄慈济教育志工团队讨论后,决定在大爱园区成立孩子的课辅班。
「两年前一名新住民家庭的小一生,每周一至周五由新住民妈妈陪伴上课课辅班,了解才发现母亲是家中经济支柱,白天工作,为了陪伴孩子成长、融入台湾社会,只能利用晚上跟着孩子学华语。」这个因缘让慈济开办「蕙质兰心新住民成长班」,每周四晚间一小时,规划居家整理、茶/花道、美姿美仪、水果拼盘与宴会料理等动态及DIY活泼多元课程,连内门区妇女也被吸引,往返近五十公里也不嫌远。
朱妍纶表示,大爱园区课辅班与其它课辅班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多数课辅班着重偏乡教育,园区内许多原住民家庭因父母忙于工作并处于经济弱势,教育成为被牺牲的一环;又因语言、文化、家庭背景等障碍,造成孩童学习意愿低落、甚至是在学校被排挤。此外,族群多元相对问题多元,又以新住民在台湾社会面临不友善处境,团队希望提供所有园区住民安居乐业之余,看到爱的传承。
民国48年生于高雄大寮的朱妍纶,由住在嘉义的外公扶养长大, 29岁外公往生,她有感毕业于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外公一生才华洋溢,在生命尽头却什么也带不走,深刻体会到人生意义,开始捐款为外公植福田,报答养育之恩,隔年她投身慈济志工。她的教育理念是解决一个孩子的问题,就帮助一整个家庭。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