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滿達人劉光斌告訴您壁瓶式撲滿

【記者盧山高雄報導】撲滿達人劉光斌指出,壁瓶式撲滿(陶瓷/美國/1950s/ 150W x 40D x 150Hmm)
壁瓶(Wall Vase)又稱「轎瓶」、掛瓶,是出現於明朝萬曆年間(WAN LI in the MING Dynasty),傳說,有個窯廠的窯工,在搬運時不小心,把一只精美的花瓶摔成兩半,窯工在心痛之餘,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何不把殘瓶加工一下,掛在牆上? 這樣不也是一件很好的裝飾品嗎 ! 從此,專門用於牆面裝飾的壁瓶便出現了。
明詩《遵生八箋》一書有關壁瓶的記載:
四時插花
人作花伴
清芬滿床
冬夏兩可
可見,當時文人對壁瓶的喜愛。到了清代,壁瓶更是大受歡迎,皇帝搭船南巡或馬車出遊,車上和船上都有壁瓶裝飾,根據統計,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248件乾隆時期的各式壁瓶,其中的138件有乾隆御製詩《詠掛瓶》。
壁瓶往往是成雙成對的,從正面看,它們和普通花瓶沒有兩樣,只有從側面看,才能發覺兩者間的區別。我不清楚這兩個撲滿,它的構想是否來自於中國的壁瓶 ? 我買到的時候剛好也是兩個一對。美國的撲滿比較不講求審美觀點,如果是我們的做法,一定是畫上山水花卉,《多一道工序多一分美麗》,既是撲滿也會是很好的裝飾物。
撲滿有三個投幣口Dimes、Nickels、Pennies,背部有個孔可以將撲滿掛在牆上,正面寫著 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是美國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名言之一,中文可以翻譯為『積少成多』。

照片1 / 2 / 3: 壁瓶式撲滿
照片4 / 5 : 壁瓶式花瓶(非撲滿,摘自網路)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