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锦「壶作非为」创作展 展现天灾揉磨后的生命力

【记者卢山高雄报导】历经多次重大天灾的知名陶艺家李怀锦,6日于苗栗三义当代陶艺馆举办「在时间与空间中『壶作非为』」双联展。其中,『壶作非为』为李怀锦个展,所展出的近五十把陶艺茶壶,是历经多次天灾后沉淀的生命启发,以生命各种元素种子,化为创作内涵,赋予每件作品独特思想,吸引收藏家与民众争相收藏与观赏。
『壶作非为』为李怀锦历经莫拉克风灾后的首次个人展,他回首一路走来的陶艺创作历程表示,过去创作犹如例行公事,一天能捏出数把壶,却仅为纯粹工艺技术展现。然而,上天给他很棒的生命课程,当年在树人残障基金会教室教导慢飞天使捏陶,对身障儿童照顾有所了解,因而当面对同为相同况状的亲人时,能够自我调适;多次天灾揉捏焠炼,让他学会慢活与自我深层对话,变成四、五天才磨出一把壶形如种子或果实的实用功能陶壶。
美工科班出身的李怀锦,当年因高雄「景陶坊艺廊」负责人慈济志工江淑清,邀请美国盐釉烧陶艺家凯伦.温诺奎前来台湾交流,他为了钻研窑烧,从繁华的台北毅然南下当时的高雄县六龟山区定居,潜心发展窑烧陶艺。「盐烧」让李怀锦打响知名度,晋身全国十大经典窑烧的陶艺艺术家之一,但93年敏都利台风、94年海棠台风、97年卡玫基台风及98年的莫拉克台风,接二连三的致灾风灾,摧毁李怀锦的家园及工作室。
「每次窑烧都是再次淬炼,过程中,会烙上不同的记号,撑不过就宣告破裂失败,撑过去,就有不同面貌与更丰富的层次。」自喻为一把多次入窑烧制的壶,李怀锦灾后一度闭门深思,如何将内心丰富的情感与创伤印记流泄而出,未来又该何去何从?最后悟出,必须将创作必须要有论述,他重返校园,用单纯学习的心境,期许论述与艺术结合,借由每次的创作,将人生历练及更深层存在意义与观赏者一同细嚼反思。
陶历37年的李怀锦,半百人生之际遭逢灾难,从证严上人手上拿到杉林大爱园区房屋有形锁匙,开启了他心灵无形的大门,迎接生命希望阳光。定居园区十年来,感于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结合生态环保理念,与妻子在杉林永龄农场附近设立工作室,现为大爱园区及六龟宝来人文艺术的推手。他说,创作是岁月累积经验的呈现,历经人生重大打击与四次大自然反扑后,所创作的每一把壶都有个性,透过陶壶形体、釉色与窑烧火侯控制等,诠释盈缺都是人生,生命东山再起的历程转折与堆叠。
「在时间与空间中『壶作非为』」双联展自7月6日至8月31日,于苗栗三义「当代陶艺馆」展出,李怀锦期盼创作,带给观赏的民众感受到莫拉克灾后,十年来,灾区破败大地里强韧和繁延的生命力量,与事过境迁重新回到陶艺创作的怀抱。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