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滿達人劉光斌談爆米花(爆米香)也精彩

【記者盧山高雄報導】撲滿達人劉光斌不但對古今中外的撲滿有專業的常識,對台灣美食的爆米香也有精彩的論述。
劉光斌指出,在許多的場所,尤其是遊樂場和電影院,很多人都有買爆米花的習慣,絕大部分的人都以為,爆米花是源自於西方社會? 其實中國自宋朝起,就有爆米花的紀錄了。爆米花是我們這個年齡層,小時候最高檔的零食,當販賣車來到村裡時,小孩們總是圍繞在旁觀看,烏著耳朵聽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
劉光斌表示,宋朝詩人「范成大」在他的《吳郡誌 – 風俗》中有此描述 :上元影燈巧麗,它郡莫及,有萬眼羅及琉璃球者,尤妙天下,以糖團春繭為節食,爆糯谷於釜中,名「孛婁」,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圤一歲之休咎。意思是,在新春來臨之際,人們用爆米花來卜知一年的吉凶,而姑娘們則以此卜問自己的終身大事。由此可以確定,爆米花自宋朝起就有了,而且,除了當作零食外,還有「卜卦」的功能。
劉光斌說,台灣話是《爆米香》,台灣傳統的爆米花是用稻米為原料,西方則用玉米為原料,爆開後的玉米為原來的60倍大,有人戲稱為《糧食擴大器》,確實也是如此,美國在大蕭條(1930s)期間,所有行業都不景氣,唯獨爆米花蓬勃發展,根據美國農業部當時的統計,大部分的玉米確實都用於生產爆米花。
劉光斌表示,爆米花的英文是Popcorn,「POP」為直接音譯,宋代的「孛婁」也是直接音譯,「Bloom」的發音就是「孛婁」 !雖然現在的身體有健康上的考量,不適合吃這類的零食,但只要路過一定會下車買幾包,自己吃兩片過過癮,剩下的就請有口福的朋友了。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