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滿達人劉光斌談有趣的《包袱皮》撲滿

【記者盧山高雄報導】撲滿達人劉光斌指出,包袱 – 古代人主要是用來包裹衣物,故稱之為包袱,「包袱」和「包福」諧音,寓意幸福吉祥;絲帶古時又稱綬帶,「綬」諧音「壽」,有帶壽而來的意思,文人雅士因此喜歡在藝術品上添加「包袱」,象徵添福添壽的意涵。
劉光斌表示,在陶瓷業裡有個名詞稱為《包袱皮》,就是在陶瓷製品加上「包袱」與「綬帶」,我們都知道,瓷器是硬質的,絲巾是軟質的。要在堅硬的陶瓷器上表現出包袱的柔軟,是件不容易的事。其施釉與色彩,看起來要像一條大絲巾把瓷器圍起來,在中間打個結,這個絲巾就像真的一樣,看起來非常柔軟,皺褶起伏都要做得非常精細,質感就像絲綢。
劉光斌說,聯電名譽董事長曹興誠先生,他的一隻「清乾隆料胎黃地畫琺瑯鳳舞牡丹包袱瓶」,在香港蘇富比估價近8億元台幣,可見這種真功夫的藝術品備受喜愛。而不登大雅之堂的撲滿,也有很多模仿《包袱皮》的作法,好物品人人喜歡,自古皆然。有關這尊曹先生的包袱瓶,請連結以下網站參觀。

照片: 清乾隆料胎黃地畫琺瑯鳳舞牡丹包袱瓶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