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肚国小学童种稻体验莳田活动

【记者黄上容高雄报导】龙肚国小的儿童稻作课程迈入第十六年,今年适逢建校百周年,该校以「客家里山塾‧同心来禾作」为主题,让全校师生身体力行探讨食物来源,了解食物的珍贵,从农事体验中学会爱护土地,尊敬大自然的道理。
 龙肚庄从清代开始即有六堆第一米仓的美誉,本着传承光荣历史,活化农地增加学校午餐粮食自给率,且能吃到全程不用农药化肥,自己种的安全稻米。为了让孩童有个安全的农园,采用无农药、无化肥的耕作方式,同时搭配正式课程的各领域做延伸学习,过程中不断咀嚼祖先的农事哲学来呼应生活教育,除了让孩子体验下田耕作的辛劳外,校方将它融入各领域,教唱莳禾歌,纪录稻子成长过程,让孩子懂得感恩。
首先,校长张二文、会长、朱耀昌里长及北市松山国小游鸿池校长带领下一起祭拜埤塘伯公及田头伯公;里长鼓励大家记得耕田人的辛苦,将耕读当成客家的荣耀具体实践。接续来宾赠送斗笠、锄头、书本、镰刀等耕田四物给小朋友,希望小朋友懂得保护自己、熟悉农事,晴耕雨读、耕读传家,感恩土地孕育农作物。
下田,才是活动高潮,小朋友惊叫不已,虽然整地好几天了,但水田仍泥泞。老师指导孩子们采倒退方式插秧,虽然生疏,却不减小朋友认真态度,在接秧过程中溅起泥巴,几乎成为泥人儿,让整个活动惊喜连连。六年级的张钧洋小朋友说,他好期待每年的插秧活动,但今年后就毕业了,有些伤感!代表宣誓的五忠刘耿豪说:「家里虽然也有种田,但都没有机会下去,脚踩到泥巴里还真不容易拉起来,而且一直要弯腰,当农夫真的好辛苦!」
迈入第16年的稻作课程一直受各界关爱与支持,远从林园来的曾文煌会长每年都为孩子烹调豆花及红豆当点心、远居阿根廷的邱庭勋校友更长期赞助农耕费用,让该校这套课程能达成「永续经营」与「自给自足」的目标,指导孩子用更友善的农作方式对待我们的土地。
图说  龙肚国小儿童稻作课程,适逢建校百周年,以「客家里山塾‧同心来禾作」为主题,让全校师生身体力行。      (黄上容)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