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適時適量餵飼 可降低動物疫病發生率

時序入冬,早晚溫差大,養殖業者無不上緊發條做好渡冬的準備,然而傳統飼養觀念總認為畜養經濟動物應該要吃得多才會長得快,但這其實是「吃緊弄破碗」的危險作法,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醒在秋冬季節,無論是牛、羊、豬、家禽或是水裡游的魚蝦,都必需適時適量餵飼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在天氣寒冷消化道功能降低時,「呷粗飽」反而會造成動物體內因食物積貯於消化道而使病原菌大量滋生,造成動物生病甚至死亡。

動保處表示,其實很多養殖漁業的老司機都知道,無論是石斑魚、吳郭魚、虱目魚或是草蝦,大量的餵食反而會引起消化不良、水質變差導致魚蝦生病,甚至大量暴斃;在秋冬溫差變大時,適時的減料甚至停料(暫停投餵飼料),讓魚蝦的腸胃道不會因積貯過量食物而導致消化機能障礙,反而更能提高育成率。

動保處指出,牧場飼養的豬、牛、羊等家畜更應避免過量的餵食,尤其是牛、羊等草食動物,常會發現原本長得肥肥胖胖的卻突然暴斃,而是較瘦的卻沒事,讓業者直呼損失慘重啊!動保護特別提醒,草食動物是罹患腸毒血症的高危險群動物,在冬天狼尾草產量較少時,酪農普遍會以青割玉米做為補充飼料,因此要注意牛、羊是否因過度貪食精料而引起消化道食物蓄積醱酵,導致大腸桿菌或梭菌等致病菌伺機大量繁殖造成「腸毒血症」,尤其是最貪吃的個體最危險! 所以酪農在飼養過程中,必需注意玉米飼料等供應量是否適當,適時適量才能養出健康滿分的動物。

動保處處長葉坤松強調,唯有採取正確的飼養管理方式,每日適時適量餵飼,才能有效避免疾病發生,也呼籲請養殖業者在飼養過程中要隨時留意,若發現動物有異常死亡時,應立即尋求專業獸醫師診治,切勿自行猜測病因或任意投藥,以免造成更嚴重損失。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