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肚里山塾同心来禾作

【记者黄上容高雄报导】龙肚国小儿童稻作课程迈入第十七年,今年以「龙肚里山塾‧同心来禾作」为主题,让全校的师生身体力行探讨食物来源,了解食物的珍贵,并从农事体验中学会爱护土地,尊敬大自然的道理。

龙肚庄从清代开始即有六堆第一米仓美誉,本着传承光荣历史,二来活化农地增加学校午餐粮食自给率,全程不用农药化肥,能吃到自己种的安全稻米。以往下田前,由老师带全校唱「莳禾歌」,这次由六年级的龙肚四帅领唱,引起孩子更多共鸣!

粮家赋女-李慧宜妈妈早有预谋,帮孩子取名叫朱家的禾仔,老师问:谁愿意担任宣誓代表?这禾仔当仁不让,字正腔圆的客家话不负众望,带领大家完成宣示!三岁开始跟阿公四处下田,毋惊日头、毋惊烂泥的阿弘,是台湾稀有的莳禾小达人!

另一头陪伴一年级下田的护士阿姨,在校服务30年,坚守岗位每一天,明天即将届龄荣退,上了田洗净手脚,随即为大伙准备点心,孩子们甜在嘴里感恩在心里!

为了让孩童有个安全的农园,采用无农药、无化肥耕作方式,搭配正式课程的各领域做延伸学习,过程中也不断咀嚼祖先的农事哲学来呼应生活教育。除了让孩子体验下田耕作的辛劳外,学校将它融入各领域,教唱莳禾歌,更纪录稻子成长过程,今年由六年级孩子弹吉他领唱,期许孩子接手自主。

首先在校长及地方长辈带领下一起祭拜田头伯公,接续来宾赠送耕田四物给小朋友,这四物是锄头、镰刀、斗笠 、书本,期许孩子们晴耕雨读,体验耕田人的辛苦,更不忘读书。

下田后才是活动高潮,小朋友惊叫不已,插秧用倒退方式,但顾虑孩子们看不清插秧点,纷纷朝前进方式插秧,在接秧过程中,时而溅起泥巴,几乎成为泥人儿,让整个活动惊喜连连。插秧完,水圳埤塘洗脚,全校师生享用曾文煌会长准备的绿豆配豆花、厨工妈妈熬煮的老姜番薯汤,个丰盛幸福的点心。

图说 龙肚国小儿童稻作课程以「龙肚里山塾‧同心来禾作」为主题,让全校师生身体力行探讨食物来源。 (黄上容)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