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eID 立委質疑沒人負責

行政院於2019年8月通過數位身分證規劃案,去年11月份為了eID數位身分證,
編寫了一份13頁38題的Q&A簡易問答集進行說明並宣傳,讓國人能迅速了解eID
的申請流程及用途。而為了化解外界對於資安等疑慮,內政部原先宣布規劃於
2021年1至6月在澎湖縣、新竹市及新北市試行,7月啟動全面換發,但因爭議不
斷僅剩新竹市。然而直到12月26日,新竹市長林志堅表示將暫緩,讓eID試辦擱
置停擺。對於eID,至今各界仍有諸多疑慮,許多朝野立委也紛紛提出擔憂及看
法。
立委劉世芳指出,eID數位身分證制度不只是資安疑慮的問題,歷經前朝迄今已
經超過十年,從規劃、設計、發包、執行迄今,還未看到實施具體可行及人民
可信的數位身分證時,已經花了政府超過50億元,未來至少還有50億元預算待
執行。然而一連串的舊官僚作風,若沒有實質檢討,找到核心問題,甚至打掉
重練,如何真正推動eID?
劉世芳認為,推動eID迄今尚未具備完整的法制基礎。內政部信誓旦旦地説依照
戶籍法即可推動數位身分證制度,但是卻迴避外界對個資、資安防護法律的保
障問題,行政院仍待整合法制與科技,未來如何重新評估時程?
劉世芳並質疑,過度信任舊官僚體系,全部委外?內政部委外的eID標案已經約
50億元,其中兩大標案列為密件,分別委外給中華電信(約10億,但承包商是資
拓宏宇),中央印製廠(約33億元,但再轉包給東元電機及中小企業);然而內政
部官員迄今沒有能力驗證資拓宏宇、東元電機是否符合標案規格?有無包庇?有
無推諉?迴避立法院監督?若只是用賞金獵人、抬出台積電晶片、中華電信、資
策會等表象而答非所問,沒有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劉世芳認為,eID不是新議題,但絶對不是小問題,其中涉及法律、科技、人權
議題相互交織,本就不易。行政院至少三位政務委員可協助轉型eID制度。執政
者若積極革新,向上提升,則可能是政府數位轉型的關鍵制度;否則,不但浪
費公帑,且曠日費時,可能還需要背負著權力傲慢的批評。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