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堆文化路徑暨古道藍圖規劃

【記者黃山高高雄報導】1871年蘇格蘭攝影家湯姆生(John Thomson)從打狗上岸,在宣教士馬雅各陪同下前往內山「生番」與「熟番」交界地區,作者游永福特別以2011年客委會研究調查案與2020年美濃愛鄉會執行客發中心案的客家調查成果,推出系列文章,引起各界追尋右堆文化路徑暨古道。

清朝時期客家人越過隘寮溪於右堆客家聚落建立領地,主要分佈於高屏溪二條主要支流荖濃溪、楠梓仙溪流域,以及阿里山、玉山、中央山脈三個山系附近,包括美濃、杉林月眉、六龜新威、高樹、舊寮、東振新、鹽埔大路關等地區。

日治時期因採樟及墾荒需求,以政策支持北客南遷,美濃遂有南隆平原的開發,右堆建立與擴展過程中,客家人與平埔族群、原住民族群互動,農林產業的利用與經營,聚落形成的過程,建構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化路徑,呈現重要的歷史故事,也影響當代的客家面貌。

去年一整年高市客委會委託愛鄉協進會結合千里步道等團隊共同執行了「右堆文化路徑暨古(步)道藍圖規劃設計」案,並將過程中精彩的幾條跨域路線規劃成小旅行活動,完成了1871年「杉林枋寮-六龜里」的後山南稜古道調查、定線與約360米的手作步道。

在期末成果發表會上,一群文化工作者一行共65人實際走訪「杉林枋寮-六龜里」的後山南稜古道,集來國小邱老師和主任也一起參與,從杉林橫跨至六龜全程約7公里,他們由社區導覽人員帶領,精彩的紀錄請收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BAjsX7xWU。

圖說 高市客委會委託愛鄉協進會執行「右堆文化路徑暨古(步)道藍圖規劃設計」案,將幾條跨域路線規劃成小旅行活動。 (黃山高攝)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