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李永得赴法主持第25屆臺法文化獎 感謝獲獎者發揚臺灣精神

【記者戴金倪報導/圖 : 文化部】

文化部長李永得昨(20)日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 Morales et Politiques)年度主席布哈格(Rémi Brague)及終身秘書皮特(Jean-Robert Pitte)共同於法蘭西學院主持第25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李永得表示,就任文化部長後的首次出訪即安排赴臺法文化獎,代表的是對臺法文化獎及臺法友誼的高度重視。

文化部表示,兩位獲獎者,分別為無境文化出版《人文批判》系列叢書總策劃吳坤墉,以及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Univerza v Ljubljani)亞非學系教授羅亞娜(Jana S. ROŠKER)。

吳坤墉致詞時表示,自己於2002年學成歸國後,便開始參與及投入臺法文化交流工作。選擇以出版的方式,譯介法國思想與文化中,對於臺灣現狀可以啟發批判力量的書籍;亦期待藉由譯作,促成臺法兩國作者與讀者間最直接的認識與對話。吳坤墉說,「自己一直任性的將全副精力投注在讓我感動、覺得有必要與大家分享的事情上,臺法文化獎正是鼓勵我,繼續在這條道路上,以一樣的勇氣與傻勁向前行」。

另一位得獎者羅亞娜雖因班機臨時取消無法親自出席授獎,但她仍透過錄影方式表示,「臺灣讓我非常難忘」。臺灣哲學家以開放的心胸,以及滿懷希望、積極承諾、展望未來的能力,扮演了保護整個華語哲學傳統的救生圈,「這是臺灣許多偉大思想家教給我的重要一課」。羅亞娜也感謝臺法文化獎凝結出一個團結臺灣、法國、歐洲和全世界人民真正友誼的形象。

李永得表示,吳坤墉除了將在法國學習的經驗帶回臺灣,更把法國的思潮引入臺灣,感謝吳坤墉「透過出版與翻譯促進社會思辨,並推動社會運動的實踐」;也感謝羅亞娜教授,「她讓國際社會看見,具有言論自由、思想自由及多元族群文化的臺灣,在華語世界哲學體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李永得指出,每一年的臺法文化獎獲得法蘭西學院的重視,成為持續加深臺法兩國間情誼的重要媒介。臺法文化獎自1996年設立,至今已誕生40多個遍佈世界各地的得獎者,除了讓法國及歐洲對臺灣有更多的認識,也促成臺法間更深層的文化交流。

本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循例在法蘭西學院的大院士會議廳舉行,在頒獎典禮前,終身秘書皮特(Jean-Robert Pitte)、院士巴斯蒂布吉燁(Marianne Bastid-Bruguière)特別帶著文化部長李永得、駐法代表吳志中、立法委員邱議瑩參觀法蘭西學院,並展示法蘭西學院圖書館珍藏且鮮少公開的17世紀荷蘭羊皮紙航海地圖(含17世紀的臺灣地圖),以及17世紀荷蘭時期臺灣原住民和漢人販賣土地契約、18世紀法國人虛構的臺灣遊記等。

臺法文化獎得獎人吳坤墉(中)、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終身秘書皮特(Jean-Robert Pitte,左)及文化部長李永得合影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