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角色独家】山径「路标布条」遭恶拆惹议 中央无痕山林变成《无人山林》?! 主管机关只顾开放却忽略山野安全问题

【记者宋德威报导】

2019年行政院推动山林大解禁,将整建35座山屋,全面开放林务局管辖的全台81处林道供登山客使用,除国安及生态保育区外,以全面开放为原则,并以「服务」、「透明」、「开放」、「教育」和「责任」5大政策为主轴,全面提升台湾登山运动环境。然而,台湾山林开放后,因为欠缺登山教育、户外探险教育、山野自救技能部分,长久以来都被忽视,造成一般民众山域健走教育不足,不少民众感慨《主管机关只顾开放山林,却忽略先重视山域技能教育问题》。

 最近台湾地区山林间火红话题,引爆点为「山友私自拆除古道引导布条」这动作引起网路论战。喜欢户外活动的民众都知道,山径环境路上的布条在山域环境是方向、动力及安全感,可作为「指引路线」及「迷路时找路作记号」之重要性。而负面来说,令人很不舒服的是,有些山域路线沿路登山塑胶条非常多,仿佛「在打广告行销」般。近日,一名外籍山友跟团上山却拆山径步道旁的布条引发网路论战,到底是要绑?不绑?大有意见不同。
外籍山友从溪底营地到嘉明湖登山口路段收集的登山塑胶条。(图/Paul Jobin脸书)
 拆布条这动作引起网路论战,有的山友喊「拆的好…」,也有山友认为「原PO没有权利剪除他人所挂上去要指引路径的布条…」,也有山友认为,把布条拆了,会是一件好事吗?真的就《无痕山林》吗,到时候民众怕迷路,会不会就慢慢变成《无人山林》?」。
 据了解,这位外籍山友表示跟室友从戒茂斯上嘉明湖和三叉山。登山小队共10人;他表示台湾高山风景优美,但常常让山友遗憾之处,营地垃圾多无人处理,包括人类排遗后的卫生纸及恶臭,大感台湾环境教育还有进步空间。另外不舒服的是沿路山径塑胶条非常多。
 很多人在健行,只有少数路段需要指引方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登山队都要绑胶条,目的是什么。外籍山友下山时忍不住边走边拆,拆下的塑胶条带回去做统计,「从溪底营地到嘉明湖登山口路段收集的登山塑胶条总计202条」,外籍山友强调「帮助其他登山客不迷路,是一种公德心,但他也想鼓励大家想一下,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路标吗」。
 行政院呼应山友意见密切关注山林政策,2019年间邀集相关部会等,召开多次跨部会研商会议,并指定教育部为推动登山活动主管机关,体育署每年都会结合登山月系列活动,宣导传播各种登山知识、技能,提升民众具备登山素养。只是成效不佳且山难事故频传,山友笑称:「骑机车都要先考驾照才能《上路行驶》,这跟你会不会骑车是两码事!没经验没体力自组邀约一窝蜂上山,这是在玩命吗?往往山难事故常常传出,出事的人大部分都是没有事先做功课,装备不齐就茫然上山」。
 对此,不少山林界专家与玩家有不同见解与意见,高市府消防局山域搜救教官、旗美山搜义消分队干事李丽瑛表示,「台湾的山区有自己的独特性,跟国外不同。有些路线是混合型的地貌,例如高山、溪谷、崩塌地形或碎石坡,以上会因为地震或雨季而改变,所以适当的绑布条或做记号 可以让登山客有参考依据。」「有些山区国家公园自己也会绑自己的布条 给登山客一个方向。
 李丽瑛强调,有些国家公园内的大众路线或知名郊山,路径都很清楚,也很少有人会绑布条。山区样貌不同文化不同,看法当然会有差异。」「就像我也不理解为何外国人,不愿意带口罩,他们认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可是反过来想戴口罩不是也保护自己吗?」。
 山域技能讲师COCO李表示,「我只有一个想法,自己的安全自己负责,每个人都有该作的功课要作,但前辈如果把布条全拆,会使更多的“误会”产生而走错,但是如果同一个地方有二条以上,后来要绑新布条的人,是应该把前辈布条取下回收,或是自己作的记号要自己回收」。
 户外玩家黄瑄豪表示,早期,台湾山林的队伍在探勘过程中最有名的就属于蓝天队了,在嘉明湖这条路线,尤其在从戒茂斯山上去的路线,更是因为传统路线太饱和而去探勘开发出来的路线,因为前人的维护及商业利益,所以渐渐把戒茂斯开发的很容易走,但是在早期,这些布条都是探勘者与先锋前人用来指引自己不会迷失的物件。布条存在的意义,是在没有办法辨识方向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个方向指引,也代表着有人来过,台湾山林与国外不同,台湾山林错综复杂,有点地方即使有了GPS及离线地图也很难找出正确的路径。
 黄瑄豪说,「当事者是外国人找了2个向导上嘉明湖,拆完像炫耀般似的贴著上网就有讨论空间了,很多探勘路线,看到布条就真的会很放心,但过多,反而适得其反,所以应该把讨论出,布条材质,怎么绑?怎么做?这些整理出来有个解决办法,但其实很难去定义多或少」。「适当的登山布条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过度的登山布条却适得其反,毕竟有些人只是想刷存在感,最近从战GPS离线地图战历史文物古蹟垃圾,战雨鞋登山鞋,到战独攀再战布条,很明显的登山界是有在进步的!这些可以好好的被讨论,而登山群众的道德观念与知识也是在登山教育中应该被重视的一环」。
 据了解,对于初次造访登山路线的山友来说,路线上有登山布条,是一件让人较安心的事,就算会看纸本地图、会使用手机离线地图,其实布条的存在还是很有帮助,它可帮助我们再次确认目前行走的路线是正确的。
 但,有时布条也有可能会误导路线,所以千万不要一昧的完全相信布条,最重要的还是需学会看地图,布条在登山路线上其实只是「辅助」的功能,毕竟同一座山,通常都会有超多条登山路线,若只照着布条走,而没有同步确认地图,一个没注意可能就偏离预定路线。
 近年来台湾山域开放后,因为欠缺登山教育、户外探险教育、山野自救技能部分,长久以来都被忽视,造成一般民众山域健走教育不足,而《主管机关只顾开放山林却忽略先重视山域技能教育问题》,不少户外玩家、专家均期盼能凝聚共识,一起探讨台湾山域环境各项问题及解决问题,未来让台湾山林环境早日赶上世界山野健走、户外活动及探索进度。
 对此,资深山友建议,「如果该山域环境之登山路线标示已够明显,的确是不需要再挂上布条,影响山林美观制造布条塑胶垃圾」。最重要的还是要会看地图(纸本地图或是手机离线地图)。也期盼主管机关山林管理政策,能提供山友一个附教育意义、自救技能、危机状况排除及珍惜大自然之观念的登山、健行运动环境,一起徜徉台湾的美好山林。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