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满达人刘光斌叙说扑满由来 中国是全世界 有文献考证 最早有扑满的国家

【记者卢山高雄报导】扑满达人刘光斌指出,早期的名称是〔扑满〕, 字元的意思是「满了就打破」。 西京杂记第5卷第117条,邹长倩〔赠遗有道〕这样的描述: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上为贤良。国人邹长倩以其家贫,少自资致,乃解衣裳以衣之,释所冠履以与之,又赠以刍一束,素丝一襚,扑满一枚。由此可知,中国早在汉武帝(西元前130年)已有扑满的记载。
刘光斌表示,扑满者,以土著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窍, 满则扑之。钱,重货也 ; 入而不出,积而不散故扑之。士有聚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败,可不诫欤?故赠君扑满一枚。
扑是动词,有打破、袭击、摔倒的意思, 将满了的扑满打破,所以称之为〔扑满〕。
扑满的沿革:
扑满(又称为钱筒、储蓄罐、存钱罐、闷葫芦罐,粤语称为钱罂)是储存硬币的容器,古代都用陶瓷制造,现代有各种不同材质如竹、木、塑胶、金属等, 以及各种形状的扑满。旧时的扑满,除了顶部有投入硬币的洞孔之外,别无其它出口,如果要拿出里面的硬币,就必须将扑满打破,这就是储蓄的概念。现在的扑满都在底部开有出口,并用盖子(塑胶或金属盖)封住,以便将钱随时可以拿出运用,虽然方便,但也逐渐失去存钱储蓄的意义。
扑满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一个国家经济的成长,需要有健全的金融体系来支撑,而金融的代表就是银行,银行如何有效的吸收储蓄 ? 瑞典的NORSU扑满在1970年代第一次问世,它是由一家瑞典银行委托芬兰MK-Tresmer公司制造,主要是拿来赠与银行客户的孩子。 刘光斌说,在当时,当孩子们的NORSU扑满已存满,便将它们带到银行,并取得开启扑满的钥匙,孩子们可选择,将扑满里的钱存入银行或自行处理,希望能借此,鼓励孩子养成储蓄习惯,同时了解理财的重要性。由此段的叙述,银行为了增加储蓄, 它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法,而赠送朴满是手法的其中之一。
在「香港银行钱罂与储蓄文化」一书中写道: 到了1950代后期,香港的银行业随着政治稳定,也开始稳定下来,经营银行的资金来自世界各地,包括英国、美国、欧洲、中国大陆、本地华侨、南洋华侨等,约50家左右的银行来香港营业,奠定了香港日后成为远东金融中心的基础。
当时各银行为了发展业务,采用了很多不同的市场推广策略来争取客户,包括刊登广告、赠送纪念品,如日记簿、文具、盒装火柴、钱罂等等, 在各式各样的纪念品中,以钱罂最为普遍,也最受市民欢迎,由于这些钱罂都是,精致漂亮和具有时代的代表性,所以吸引了很多爱好者与收藏者。注:钱罂是扑满的粤语说法从以上东方与西方的描述,说明了扑满对于银行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扑满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刘光斌指出,扑满越多,经济越发达。扑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由各国发行扑满的数量得以求证,日本、美国、欧洲、台湾是最有力的证据,这些国家发行扑满的数量最多,直到今天,还不断出品各式各样的扑满。 其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如拉丁美洲(中南美洲)就少有扑满(墨西哥例外,可能是墨西哥靠近美国,受到美国的影响,扑满数量不少)。我去智利时,跟智利的友人提到,我要找扑满,他问我朴满是甚么?这表示当地少有这类的物品。俄罗斯因为共产制度的关系,与中国大陆相同,少有扑满,非洲与中东的扑满也是少之又少。
至于储蓄习惯的改变,简单来说,要达到有效的吸引储蓄存款,就要靠人们的勤俭来达到储蓄,古有名训「勤俭是美德」就是这个道理。 在农业社会时代,五榖杂粮的丰收与否需仰赖天候,有时丰收有时欠收,一但农作物欠收,全家三餐就成问题,也就是所谓的靠天吃饭,因此,当时人们就有了「积榖防饥」的概念。到了工商社会的时代,人们不必再依靠种五榖杂粮为生,而是到工厂打工赚钱,「积榖防饥」的观念改为「存钱养老」,在 1950 ~ 1980年代,当时是低通膨高利率,借由储蓄确实可以赚到不错的利息收入,但1980 年代之后,整个金融环境起了很大的变革,并进入高通膨低利率的时代,当时喊出的口号已由「勤俭节约」改为「消费促进经济成长」,发行信用卡鼓励消费,不但不鼓励储蓄,还用信用卡预先消费。
为何是猪造型的扑满?在欧洲,朴满的真实历史无法考证,大约在16世纪和18世纪之间,To this day in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notably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 speaking countries, it is customary to give piggy banks as gifts because the belief is still held that pigs bring luck and good fortune.似乎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就是它的名字源自于橙色粘土「pygg」, 在中世纪,人们用 「pygg」橙色粘土,制成宽口瓶来贮存如盐之类的物品,由于「pygg」的发音与「pig」接近,久了之后人们便简称为「pig」 – 即猪的发音,到后来陶土取代了橙色粘土,但此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当然,也有其它各种不同的说法,比如说是因为一位陶工把「pgyy」 听成了「pig」,而做出一件猪造型的瓶罐却大受欢迎,从此大家就改称「pygg」为「pig」了。Whilst in Western Europe these first piggy banks are thought to originate between the six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as a replacement for the clay jars, a somewhat earlier piggy bank from Bali is thought to be able to be dated back some1500 years!To this day in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notably the Netherlands and German speaking countries, it is customary to give piggy banks as gifts because the belief is still held that pigs bring luck and good fortune.
在英国,钱币也是存放在这类,用橙色的粘土「pygg」所制成的罐子里,在十八世纪时,这类罐子就被称做Piggy BankThese piggy banks were ceramic and had no hole in the bottom, so the pig had to be broken to get the m,这些存钱罐并没有底部的开孔,所以都要打破才能把钱拿出来。
在美国,另一种说法是,这类的粘土所制成的罐子用来储存零钱,等到存满了就打破拿出来用,有点像小猪养肥时用来宰杀食用,Piggy Bank 便因此成了「扑满」的代名词了。
日本的传说是开始于江户时代(1603~1867),但没有较详细描述传说的由来,应该就如所说的,猪是多产性动物,每胎生十只左右的小猪,很快就变成百只小猪,再来就是千只小猪,就像银行的复利一样。
扑满大国的特色:
中国篇:
中国虽然是最早有朴满的国家,但很可惜的是,中国的朴满少之又少(1949 年之前的朴满)。探究其原因,一是陶瓷类的物品不易保存,但最主要原因,应该跟共产制度与文化大革命有绝对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是共产制度,人民日常生活使用粮票、油票、肉票等等,无需用现金交易,也无需要有储蓄的习惯,所以也就没有朴满这种物品。
再来,文化大革命期间,朴满是属于资本主义的象征,大家怕惹祸上身,把身边所有与旧文化有关的物品烧毁,更何况属于资本主义象征的扑满,丢之唯恐不及,真的可惜。现在能找到的,都是改革开放后,帮外国客户代工制作的扑满 。
香港篇:
得天独厚的香港,道光22年(1842),清朝与英国签定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英国将香港治理成通商大港,尤其是1949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共产中国进行围堵,因此,香港就变成中国对外的唯一窗口,香港的国际贸易蒸蒸日上,全世界,几乎所有大的银行,都到香港设立分行。
因此,香港的朴满,不但没有受到共产中国的影响,反而百家争鸣,出品很多的朴满,几乎每家银行都有推出扑满,质量也很高,绝大部份的朴满都是金属制品。
香港扑满于1960 ~ 1970年代开始普及,收藏扑满的潮流则在1980年代才开始。在香港,银行发行的扑满受欢迎的原因有4个:(1)银行开户后会送扑,比起其它种类的赠品,扑满更明正言顺 (2)开户的资格有所限制,所以数量有限 (3)由于每个家庭均曾经拥有扑满,所以认同感大 (4)制品精美。
台湾篇
台湾在1949之前是以农业为主,1949之后,政府开始发展工商业,也开启台湾的国际贸易。1950 ~1960, 都是农产品和一些较低阶的手工艺品,1960之后开始有陶瓷制品外销,也有铸铁类的加工物品,我在美国或欧洲,看到很多当年台湾外销的扑满,这类扑满在1930 ~ 1960是在日本制造外销,但从1960之后,欧美客户就逐渐转移到台湾来生产。
可惜的是,台湾一直都只做代工,没有开发自己的产品,一但客户把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之后,我们这个产业就跟着中断了,殊为可惜。 再者,莺歌陶瓷的主要产品,是以茶壶、瓮或罐为主,自行开发的扑满不多,式样也脱离不了那几种款式,像宪兵、警察之类的,千篇一律。接着跟日本和美国一样,当塑胶开始大量被应用时,台湾的扑满,也跟着被淹没在塑胶的潮流里。
日本篇
日本的扑满起源于江户时代(1603~1867),目前市面上能看到的,年代最久的扑满是昭和(1926~1989)初期的物件。
日本自明治维新(1860~1880)开始,就积极的学习西方国家新的科学,发展贸易, 在20世纪初即有大量的商业往来,当然也包括为数很多的扑满,品质有很高的评价,尤其是陶瓷制品。
以出品数量来说,日本是生产扑满最大量的国家,举凡卡通主角、漫画人物、招财猫、kitty 猫、棒球队等,多的不胜枚举。
但也很可惜的是,由于塑胶业的发达,几乎高达百分之九十的物品都是塑胶制品,虽然可爱也漂亮,但没有艺术价值不值得收藏。
在日本有好几家扑满博物馆,期中最大的一家是,位于兵库县的尼崎信用金库所属的博物馆 – 世界?贮金箱博物馆。1984年开展,有超过60个国家约13000个扑满,博物馆分为两层,平时约有2500个展出。期中有大部份的扑满是私人捐赠,捐赠最多数量的是1600个,第二名是600个,第三名是358个,第四名是100个,还有许多的捐赠者。
除了扑满博物馆外,日本也有教导制做扑满的书籍,有此可知,日本的经济能有今天,日本人高的储蓄率是最大的助力,而高的储蓄率就是,靠从小就教导储蓄的文化,当然,期中最大的功臣就是,来自这些小而不显眼的扑满了。
英国篇(欧洲):
一直以来,欧洲人不论在生存、生活上,美学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自然,甚至不需要特别学习就拥有的(技能),我个人认为这是,得天独厚的民族特性和生活格局。
而说到扑满,英国可以说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国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很有系统的一直传延至今。主要的有以下这些公司/品牌,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各家都有其独特的造型,一看就知道是哪家公司的产品。 从百年前至今,都持续不断的有产品产出,而更难能可贵的,英国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扑满,都还是陶瓷制品,不像日本、台湾等充斥着现代的塑胶(Poly或树酯)制品,讲求速成和节约成本的工业化,无法持续老时代的,细腻手感和生活美学的体现。
主要品牌 :Arthur Wood、Ellgreave、Goebel & Hummel、Mason’s、Sadler、Szeiler & Moorland、Plichta & Wemyss、Wade
美国篇:
美国于1776 独立,这个时代,刚好是工业革命开始阶段,可以说美国的发展史,是与工业革命同一个时间开始。因此,美国大部份的扑满,大部分都是金属制作, 有些是简单的金属制品如银行建筑、马车、汽车、人物等等, 有些是带有机械动作,借由机械的简单动作,把铜币投入扑满,这倒是蛮有趣的。可惜的是,美国的陶瓷扑满很少,大部分是进口,我看到许多美国的陶瓷扑满都是日本代工的(1930 ~ 1960),1960之后则由台湾取而代之。 但不管扑满的材质如何,是进口还是美国本地制做,美国是扑满大国之一。
墨西哥篇: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中,扑满最多的国家,应该是因为紧邻美国的关系,墨西哥的扑满,是典型的拉丁美洲风格,色彩非常的鲜艳,反应出民族的热情,与乐观的天性。
其造型、美学、材质丰富的质感,与色彩变化,与东方陶瓷的造型工整,釉色清雅,沉稳朴质,和欧洲陶瓷的造型简捷单纯,釉色清爽明快,有着显著的不同。
刘光斌说,为印证扑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由各国发行扑满的数量得以求证,日本、美国、欧洲是最典型的证据,这些国家发行的扑满数量最多,时至今日,还不断出品各式各样的扑满。而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如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就少有扑满,墨西哥例外,可能是墨西哥靠近美国,受到美国的影响,扑满数量不少 。
有次到智利,我先跟智利友人提到,请他帮忙带我找扑满,他问我朴满是甚么 ! 这表示当地少有这类的物品,这种情形在中南美洲很普遍。俄罗斯是因为共产制度的关系。与中国大陆相同。很少有扑满,非洲与中东的扑满也是少之又少。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