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成民眾缺電也要降火力燃煤發電

去年底公投第7案年減火力發電1%,以逾795萬票通過,外界憂心若以此方向執行,將導致缺電;不過台綜院民調顯示,有超過5成的民眾即便在第3年起可能缺電的前提下,仍同意繼續執行調降火力發電政策。
公投第7案「你是否同意以『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被形容為「反空污」公投,去年以逾795萬票通過,同意比率達73.8%。
台灣綜合研究院近期透過問卷調查民眾對於公投回應、能源結構等議題的看法,並於昨天發布能源政策民意調查報告;台綜院指出,民眾在「持續執行公投第7案『每年降低1%火力發電量』的政策,第3年起將缺電」的前提下,仍有54.4%的民眾偏向同意。

台綜院院長吳再益表示,民眾可能因為對空污、PM2.5感受很差,且不必然了解到國家電力系統供應吃緊的壓力,即便了解有缺電可能,還是希望年減1%火力發電,但政府應該認知到,電力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是電力穩定供應,政府執行政策時,必須堅持這一點。
經濟部日前則表示,將充分尊重民意,對於公投第7案年減火力發電占比1%,在符合公投法30條規範期限內,政府部門會全面務實檢討電力供需規劃,並確實落實執行。
另外,台綜院特別指出,社會大眾很關注能源議題,但調查顯示,民眾對於能源議題的訊息理解並不足夠。
據經濟部能源局公布的2018年全國發電量2736億度,其中主要電力供應來源為「燃煤」46.3%、「燃氣」34.6%,「核能」排名第3,占了10.1%;不過台綜院調查中,有58.8%民眾認為台灣主要電力來源是核能,與台灣現況不符。
台綜院表示,多數民眾認為台灣目前電力供應來源為「核能」與「燃煤」,和實際情況「燃煤」與「燃氣」有落差,且在女性、高年齡及教育程度較低的族群中,對於能源議題的了解較為不足,或是不願意表態,整體而言,台灣在能源議題仍有許多需要宣導的空間。
台綜院能源政策民意調查報告的調查時間為3月2日至3月5日,調查對象為台閩地區一般家戶內年滿18歲以上的國民,透過電腦輔助電話訪問法,完成樣本數達1515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介於正負2.52%之間。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