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肚國小食農教育推手黃鴻松

(記者黃山高/高雄報導)龍肚國小黃鴻松主任為食農教育的推手,2005年起鼓舞團隊重建過去龍肚地區的榮耀歷史,以實際和土地體驗互動方式,並以友善土地的創建思維,帶領學童找到土地價值和多元學習樂趣,發展出在地特色的「食農教育」課程,引導學童與家鄉的土地對話,重視人人都有動手做的機會,進而培養欣賞里山生態之美,珍視農村文化價值,重建居民自信。

差不多是民國57、58年,學校規定學生種菜,採收下來的菜會賣給學校煮營養午餐,那這些種菜收入會給我們學生平分,當時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存款簿。這就是龍肚國小的食農教育,在這個專有名詞還沒有出現的幾十年以前,學校的日常就已經充斥著「農的各種元素」、「食的各種多元性」。

台灣社會集體離農已經半世紀,要談食農教育,何其困難但又極其重要,如何才能神展開?可以從營養午餐的米食邁出第一步。美濃區農會總幹事鍾清輝提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妙方,食農教育法主管機關是農業部、營養午餐主管機關是教育部,農業部很努力在推,只盼教育部可以打破政府部門的界線,讓教育框架可以好好撐住「食農教育」,不要越來越退步!

龍肚國小搭上「田園教學」實驗教育列車,學習場域翻越圍牆,建構「社區是一間大教室」概念,走讀家鄉歷史、文化、產業,變成龍肚國小特色課程,學校走過百年,回首百年風華,嘗試以歷史脈絡的縱軸來看待農業教育發展到現今食農教育,從學生為本位角度來詮釋,讓孩子理解始於日治時期的初等教育公學校農事課程,如何引發後續多元教育發展,進而體驗食農教育課程,增進對在地文化認識與土地認同,傳承晴耕雨讀的精神及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龍肚里山價值。

龍肚國小黃鴻松主任為食農教育推手,2005年起帶領學童找到土地價值,發展出在地特色的「食農教育」課程。 (黃山高攝)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